本報訊 記者徐婕報道 46歲的李師傅胸腺瘤術后復發轉移,通過昆明市延安醫院成功開展I125粒子(碘125粒子)植入技術治療腫瘤,6個月后復查,植入粒子的病灶明顯縮小。近日,他再次接受了左肺下葉胸腺瘤轉移病灶粒子植入術,I125粒子再次精準“上崗”。
李師傅初到昆明市延安醫院時,左肺被腫瘤壓迫得厲害,稍微活動一下,胸口就像壓了塊大石頭,喘不上氣。腫瘤科醫生發現,李師傅的胸腺瘤病灶范圍廣泛,肺部的主要壓迫病灶離之前放療的區域太近,無法再承受放療,化療效果也不好。但是,胸腺瘤對放療比較敏感,而I125粒子植入放療就像一個“精準的狙擊手”,既能持續 “殺死” 腫瘤細胞,又能很好地保護腫瘤周圍的器官,很適合李師傅現在的情況。
經腫瘤科丁萬寶專家團隊充分討論,決定先處理李師傅左肺上葉前側壓迫最嚴重的病灶。去年底,在CT精準引導下,醫生為李師傅進行了左肺上葉前側胸腺瘤轉移病灶粒子植入術。手術很順利,I125粒子被精準植入,就像數名“小衛士”,默默守護在腫瘤周圍,持續釋放能量,對抗癌細胞。術后復查顯示,粒子的處方劑量覆蓋了靶區,而且李師傅也沒有出現氣胸、咯血、感染等任何并發癥。
6個月后復查,植入粒子的病灶明顯縮小,李師傅活動后喘息胸悶的癥狀也大大改善。看到希望的他,再次接受了左肺下葉胸腺瘤轉移病灶粒子植入術,I125粒子再次精準“上崗”,繼續與癌細胞戰斗。李師傅說:“以前都沒聽說過這個治療方法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來了,沒想到效果這么好。”
像李師傅這樣受益于I125粒子植入技術的患者還有很多。這個神奇的技術到底是什么?I125粒子植入是一種近距離放射治療技術,它就像給腫瘤 “定點爆破”,有著很多讓人心動的優勢。它的輻射范圍很小,I125釋放的低能量γ射線,有效輻射半徑只有約1.7厘米,80%的能量都集中在1厘米范圍內,能精準 “打擊” 腫瘤,對周圍正常組織的傷害微乎其微,就像用一把精準的小刷子,只刷掉腫瘤,不碰其他地方,而且它能全天候持續控制腫瘤。I125的半衰期約60天,能持續釋放射線6至12個月,就像 “溫水煮青蛙” 一樣,慢慢把腫瘤細胞 “消滅” 干凈。
目前,市延安醫院是昆明市少數開展該項治療技術的醫院。